吴伟霞

擅长各种眼表及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翼状胬肉、结膜炎、角膜炎、眼睑肿物、干眼症、慢性泪囊炎、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

吴伟霞,主治医师,综合眼病科医师。

毕业于长沙医学院,工作多年,先后在白内障、眼整形、青光眼、眼底、斜弱视等科室轮转及下乡义诊;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常见眼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种眼表及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翼状胬肉、结膜炎、角膜炎、眼睑肿物、干眼症、慢性泪囊炎、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等)。

熊露

擅长各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的手术矫正治疗,对各类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均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熊露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研究生

擅长各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的手术矫正治疗,对各类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均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能够熟练完成目前所有类型的屈光手术术式,尤其是在ICL、全飞秒/半飞秒、精雕等高端术式上,经验更为丰富。此外,在屈光不正疑难病或罕见并发症的处理上,也颇有研究和心得。

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ASCRS)会员                                  

欧洲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ESCRS)会员                   

中华医学会会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青年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保健分会常务委员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全飞秒及准分子方向带教老师         

睑球粘连

  一、概述

  正常结膜囊由覆盖在眼球表面的球结膜,附着在睑板后面的睑结膜以及连接二者的穹隆结膜组成。它是一个囊状的腔,该腔是否完整,在有眼球存在的情况下影响眼球的运动,在无眼球存在的情况下影响义眼片的容纳和运动。

  结膜可因多种原因,如外伤,酸碱或热烧伤,肿瘤摘除后,发育障碍等造成狭窄。限局性狭窄,即眼睑与眼球间有纤维条索相连,或融合在一起,限制了眼球的运动,是为睑球粘连。

  二、诊断标准

  1、眼睑与眼球间有粘连。

  2、眼球向某一方向运动不到位(图4-214)。

  

 

  三、处理原则

  1、先分离粘连处眼睑与眼球,让眼球能充分活动,并除去所有瘢痕组织。

  2、根据除去粘连后所遗留创面的大小,可依次选择以下方法。

  (1)Von Arlt分离术。

  (2)帯蒂结膜瓣转位术。

  (3)游离结膜或黏膜移植术。

  四、治愈标准

  1、眼球能正常运动。

  2、6个月内。

结膜囊挛缩

  一、概述

  广泛的结膜囊狭窄称为结膜囊挛缩,它可以发生在有眼球眼,但更多见于无眼球眼。结膜囊挛缩时应先确定眶壁是否完整,无眼球者是否植入义眼台及义眼台大小是否合适,并决定结膜的实际缺乏量。

  二、诊断标准

  1、结膜囊腔较正常明显缩小。

  2、发生在有眼球眼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障碍。

  3、发生在无眼球眼者不能安装义眼片或义眼片移位(图3-215)。

  

 

  三、处理原则

  1、如果眶壁有缺损,步应用Medpor材料修复缺损。

  2、如果无眼球,第二步应植入适当义眼台。

  3、第三步则除去结膜囊的瘢痕组织,让眼球能正常活动。根据除去瘢痕组织后所遗留创面的大小可选择以下手术。

  (1)创口裸露+聚四氟乙稀(Polytetafluoroethylene,F4)膜覆盖。

  (2)游离结膜或黏膜移植术。

  (3)中厚皮片结膜囊成形术。

  4、在有眼球存在的情况下,球结膜缺损只能用球结膜替代。

  5、中厚皮片只适合无眼球眼的结膜囊成形术。

  6、穹隆浅者尤其是下穹隆浅者应做穹隆加深缝线。

  四、治愈标准

  1、眼球或义眼片运动灵活。

  2、双侧外观对称。

  3、6个月内。

眼球萎缩/角膜葡萄肿

  一、概述

  眼球萎缩指的是眼球体积缩小,角膜葡萄肿指的是眼球体积扩大,其所以放在一起叙述,是因为二者有以下共同点:①眼球原有解剖结构均被破坏。②均无视功能。③处理主要是美容,均需摘除眼球,眶内植入义眼台,然后配戴义眼片。

  二、诊断标准

  1、眼球体积缩小,眼压低,无光感,是为眼球萎缩。

  2、角膜扩张,角膜内表面紧贴色素膜,眼压高,无光感,是为角膜葡萄肿。

  3、B超检查可证实眼球容积改变和正常解剖结构破坏。

  4、视觉电生理检查可证实该眼无视功能(图4-216A,B)。

  

 

  三、处理原则

  治疗的目的是美容。需游离出4条直肌,摘除眼球,眶内植入义眼台,且将4条直肌附着于义眼台壁,缝合筋膜和结膜,术后3周配戴义眼片。正常眼球的重量为7g,体积为6.5cm3 ,所以植入的义眼台和配戴的义眼片二者总重量应小于7g,二者总体积应相当于6.5 cm3。

  四、治愈标准

  1、双侧眼突相差不大于2mm。

  2、义眼有一定的活动度。

  3、、暴露或脱出等并发症。

眼眶炎症

  一、概述

  眼眶炎症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1、眶蜂窝织炎:为眼眶软组织的急性炎性疾病,多是由副鼻窦炎症、牙齿感染、外伤、手术后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2、海绵窦血栓形成:多为眶周感染,通过眶静脉而达到海绵窦所致,也有可能是眶蜂窝织炎的一种并发症。

  3、炎性假瘤:是眶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些病例可能有急性眶蜂窝织炎的发作史。病理改变可分为淋巴细胞浸润型和纤维组织增生型两个主要类型及若干中间型。它亦可能累及眼肌或泪腺。

  二、诊断标准

  1、眶蜂窝织炎

  (1)眶部疼痛,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甚或球结膜突出于睑裂外,眼球突出及运动受限,可伴视力减退。

  (2)眶尖部受累者可出现眶尖综合征。

  (3)临近副鼻窦或牙槽可能同时存在病变。

  (4)B超检查,早期可发现球后组织的炎性改变,晚期可发现形成的脓腔(图4 -217A,B,C,D)。

  

 

  2、海绵窦血栓形成

  (1)临床表现类似于眶蜂窝织炎,但此眶蜂窝织炎更急迫更明显。

  (2)50%可扩散到双眼。

  (3)患眼耳后乳头水肿或第二眼出现外直肌麻痹,则更有助于诊断。

  (4)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常危及到生命。

  3、炎性假瘤

  (1)多数情况其临床表现类似于肿瘤,即眼球突出,有时可扪及肿块,但病理检查为炎性病变。

  (2)眼眶CT检查发现团块状高密度阴影,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3)有时可发现泪腺肿大,眼外肌增粗。

  三、处理原则

  1、眶蜂窝织炎

  (1)以静脉给药方式应用足量抗生素和类固醇类激素。

  (2)眼部涂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

  (3)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4)用B超监视眶内炎症,如有脓肿形成,及时抽吸出脓液。

  2、海绵窦血栓形成:一旦确诊,应与神经外科医师协同处理,并转ICU病房进行观察和抢救。

  3、炎性假瘤

  (1)眶CT片显示为弥漫性者以应用激素进行药物治疗为主。

  (2)眶CT片显示为团块状者可进行手术摘除,术中即于眶内注射曲安奈德40mg进行后续治疗。

  四、治愈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

  2、半年内。

眼眶血管异常

  一、概述

  常见的眼眶血管异常有两种。

  1、颈动脉——海绵窦瘘 它是颈内或颈外动脉的脑膜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了异常通道,当动脉血灌注到海绵窦时,使海绵窦和眶上下静脉内压力增加而扩张,并逆行流人眼眶静脉系统。此种病例2/3有外伤史,1/3为白发性。

  2、眼眶静脉曲张 它是一种眼眶内的血管畸形。

  二、诊断标准

  1、颈动脉——海绵窦瘘

  (1)眼睑及球结膜血管扩张。

  (2)眼底静脉增粗,可发生静脉栓塞。

  (3)虹膜新生血管,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4)搏动性眼球突出,患者患侧能听到隆隆声,听诊器置于眶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用手压迫同侧颈动脉则可使搏动消失。

  (5)CT及MRI可显示眼上及眼下静脉扩张弯曲,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显示扩大的海绵窦及眼静脉。

  2、眼眶静脉曲张 体位性眼突和眼球内陷是其特点。仰头直立时患侧眼球因球后脂肪长期受畸形血管的压迫发生萎缩而出现内陷,侧卧低头弯腰或用力憋气时则眼球明显突出,甚或伴眼胀痛及头痛、呕吐。俯卧位眼眶CT片可清楚显示眼眶的畸形血管(图4 -219A,B)。

  

 

  三、处理原则

  1、颈动脉——海绵窦瘘 采用介入法治疗,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或眼上静脉插管,将可脱性球囊注入至海绵窦,以阻塞漏口。

  2、眼眶静脉曲张

  (1)一般采取保守疗法,严格控制工作和起居时体位。

  (2)位置表浅。范围不大者可手术切除,但易出血,且复发率高。

  (3)病情严重者可采取栓塞治疗:根据病变位置和范围,开眶暴露畸形血管,直接向畸形血管内注入33%混合胶,即1ml丙烯酸酯胶(Acrylic Glue,Glubran z)+2ml碘化油(Lipiod)配制而成,注射后5-10s即开始凝固,形成硬结团块。一个点注射不超过1ml,一次治疗量不超过3ml。

  四、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半年内。

睑缘炎

  一、概述

  睑缘炎是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各种理化刺激、细菌感染、视疲劳、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屈光不正等均可能是本病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鳞屑性、脂溢性、溃疡性、眦部、湿疹性等5种类型。

  二、诊断标准

  1、多为双侧发病。

  2、主要侵及睑缘表面,各类型的临床特点是:

  (1)鳞屑性者睑缘表面被鳞屑覆盖,状如脱落的头皮屑,其下则为充血性皮肤。

  (2)脂溢性者睑缘表面布满黄色痂,状如蜜蜡,其下则为潮红的皮肤。

  (3)溃疡性者睑缘表面布满黄色痂,其下皮肤充血肿胀,睫毛根处有多数小脓疱及溃疡。

  (4)眦部者眼睑内外眦睑缘及附近皮肤充血和靡烂。其致病菌为Morax- Axenfeld双杆菌。

  (5)湿疹性者除睑缘受累外,眼睑皮肤也呈现慢性湿疹性改变。

  3、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

  4、偶尔伴有点状角膜上皮病变。

  5、长期不愈者睑缘肥厚,可影响泪小点,导致溢泪(图4 -1)。

  

 

  三、处理原则

  1、寻找和除去可能的诱因。

  2、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清洗睑缘,然后涂抗生素眼膏,每日两次。眦部者滴用0.5%硫酸锌眼药水。

  3、适当服用维生素B2片剂。

  四、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睑缘恢复正常。

  3、6个月。